待莘娘一走,姚老侯爷笑着问淳王:“王爷准备何时大婚?”
一旁正低头喝茶的永安侯也不禁侧耳倾听,就听淳王语带谦逊道:“王府正在加盖房屋,完工后立刻来向您请期。”
姚老侯爷“哦”了一声。
淳王府占据了一整条街还要加盖房屋?
看出姚老侯爷的疑惑,淳王笑着解释,“府上大多是亭台水榭,居住的房屋并不多。”
姚老侯爷点了点头。
淳王府的景色好,这个他知道。
“府里余了不少八寸厚的老木,您这里有没有需要修葺的,我明日派人拉到府上,匠人也是现成的,都是老手艺。”淳王看向姚老侯爷笑道。
姚老侯爷身体前倾,瞪着眼问道:“厚实的老木可不好寻,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淳王就笑道:“是王老太医宅邸的梁柱,选好的刮掉了一层,重新油了漆。”
姚老侯爷恍然道:“原来那老家伙将宅子转给了王爷。”
那处宅子他去过,一进套着一进,挤的满满登登,全是小的夹道甬路,两三个人并排根本走不开,拆了一些无用的也好。
原来王府正在加盖房屋,姚老侯爷心里十分高兴,满意地抚须连连点头。
一旁听着的永安侯却沉了脸。
王老太医的那处宅子可是位于平康访。
平康访只有三条大街,十分宽阔。
北街住着魏国公府,中间的一条主街是淳王府,南街被一分为二,一个宅子占了三分之二,原是项丞相的宅邸,因获罪被抄了家,如今在皇帝手里握着。
另一个宅子占了三分之一,即便如此,也不比他的永安侯府小多少。那里就是王老太医的家宅。
昌华门外的平康访距离皇宫最近,那里的宅子要想得到,就是等上个几十年也未必有机会等到。
王老太医已告老还乡,一家都搬回了祖籍,那宅子虽荒废了些时日,底子却好,地点更是没得挑。
就是不坐马车,也比他们这些坐马车的人,便利的多。
即便是他,冬日里也免不了乘坐马车,憋闷的很。
他惦记那宅子多时,结果王老太医却托人卖给了淳王。
永安侯想想就觉得懊恼。
姚老侯爷突然想起莘娘住的院子有些老旧。
他沉吟了片刻,道:“我这里倒是有处院子年深日久,早就应该重新修葺,奈何一直没有寻到好木,若王爷有剩余的自然好,没有也无妨。”
淳王笑着答应下来。
永安侯却不同意。
他与父亲道:“莘娘年岁不小了,还能住几年不成,不必如此麻烦。”
见儿子如此说,姚老侯爷觉得有理,也就撂下了此事。
淳王点头,没有多做纠结。
又坐了片刻,淳王起身与姚老侯爷告辞。
老侯爷父子忙起身相送。
……
此时景和宫正称病卧床的长公主听了赐婚的消息,立时坐起身来。
守在一旁侍疾的萧笙,忙将大迎枕靠到母亲身后,看着母亲苍白的唇色,一脸关切道:“母亲好些了没有?”
长公主淡淡点了点头,问儿子:“可有人来过没有?”
萧笙端了盏晾温的参汤来,照顾母亲喝下,一面道:“您睡下没多久陆嬷嬷送了棵老参来,圣上也派了曹公公来看过您。”
长公主听了,这才发现,儿子一向不称皇帝为舅舅,语气里透着恭敬疏远。称二弟却从来都是淳舅舅,十分亲近。
原来儿子比他心思清明的多。
长公主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说什么都为笙儿好,只是她自己的一厢情愿,实在枉为人母。
长公主想到太后母子正在闹矛盾,眼看着郭太妃就要搬出宫了,知道再等不得,她挣扎着起身。
萧笙见了,忙放下碗,急道:“母亲您还病着,您这是要做什么?”
“你不用管。”长公主扶着宫人的手走出门槛,扭头道:“不准跟来。”
萧笙不敢违逆,默默收回了欲迈出的脚。
长公主径直去了怡和宫。
郭太妃正要用膳,看到长公主,笑着让人加了一副碗箸。
长公主忍着内心的煎熬,陪着郭太妃一同用膳,她只吃了两口就放了箸。
郭太妃见了,目带担忧道:“怎么吃这么少?”
长公主勉强笑了笑,眼含歉疚道:“婧渝实在吃不下。”
郭太妃见她似是有话要说,净了手,带着长公主去了内室,体贴地挥退了宫人。
长公主见屋中没了旁人,坐到郭太妃近前,语带央求道:“母妃,让笙哥儿搬去与他二舅舅同住可好?”
郭太妃端茶的手顿了顿,表情平静地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忙道:“骑射功课我也不懂,笙哥儿对他二舅舅亲近又信服,您帮着笙哥儿与二弟说说情。”
郭太妃放下茶盏,问她:“你当真放心笙哥儿?”
长公主羞愧难当,涩声道:“婧渝也想与笙哥儿同去。”说到最后已语带哽咽。
郭太妃坐在那里,沉吟不语。
长公主掩面低泣道:“皇宫毕竟不是长留之地,可除了这里,婧渝母子已无处容身,还求母妃和二弟庇护一二。”
长公主哭着跪到了郭太妃膝前。
“你这是做什么?”郭太妃大惊,忙伸手去拉她,“你先起来再说。”
长公主含泪摇头,“婧渝愧对母妃,无颜起身。”
郭太妃见她执意如此,叹了口气,只好道:“这件事本宫做不了主,你应该去请示太后!”
长公主见郭太妃没有一口回绝,不禁暗暗松了口气,慢慢站起身来。
提起太后,长公主眼神暗了暗。
太后娘娘哪里是那么好说话的人。
笙儿毕竟姓萧,她却是皇室的长公主,无论如何都要过太后那一关,否则就是太妃娘娘同意了,她也迈不出宫门半步。
不过这两日太后娘娘心情不佳,她还是先不要去触眉头的好,只要稳住了郭太妃,择日再去慈宁宫不迟。
长公主见郭太妃因着她饭也没吃好,不好再留下,趁机作辞。
郭太妃叮嘱她,“回去好好养身,切莫多思多虑。”
长公主笑着点头,心里十分感激。
儿子说的对,太妃娘娘对她爱护有加,没有责怪她半句,也没有将她的过失放在心上。
长公主回去时的心情舒缓了不少。
郭太妃却坐在那里叹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