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世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奈何穿在帝王家 > 第七十七章 相亲对象

第七十七章 相亲对象

    在去猎场的路上我们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说陛下专程组织这次打猎,除了摆明了是想找机会见我姐姐之外,还有点儿大型相亲会的意思。

    这是自古以来新旧势力寻求联合的惯用手法:洛阳本来是元家的地盘儿,现在我们高家住进来了,双方虽然不是一条心,但又没有撕破脸,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结一下亲,这样等到下一代的时候,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这样两家便也成了一家。

    想到我将来除了是权臣之女,还能当上外戚,不由心情大好,便开始端详起我们家这边的结亲人员起来:这次来的四个男的,除了刚年满十二的大哥外,二叔、岳堂叔和孝先大表哥三个,都早已到了结婚年龄,但之前因为戎马倥偬,所以都没有成亲,这次等于是四条光棍齐出马,娶到洛阳来安家。他们只要能把婚在这里结了,以后就算是洛阳户口了。

    当然也不是说不娶元氏女子就不能在洛阳待了,毕竟我们家是靠实打实的战绩进的洛阳,但如果能和勋贵们结亲,总归是好些。

    而元家那边,听母亲只言片语里的意思,也挑出了四位颇有来头的少女,基本情况如下:

    元季艳,她是这四个少女中身份最为尊贵的——当今陛下的小妹,简称皇妹。

    元仲华,孝文帝的曾孙女,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女。

    元绮岚,文成皇帝的玄孙女,据说是这四个人里最漂亮的。

    元渠姨,这位名字比较怪,而且血统旁支了一点,但她也是昭成皇帝的后人,定州刺史元蒲仁的女儿。

    然后我们就开始继续讨论是哪个配哪个:首先,元季艳比较好猜,因为母亲之前对二叔说的是“给你选的是最尊贵的一个”,那谁还能比皇妹更尊贵呢?

    然后,那个元仲华是孝文皇帝的重孙女,身份仅次于元季艳,自然是配我大哥这个渤海王世子。

    而元绮岚和元渠姨两个,血统就远了一些,既然刚才岳堂叔已经很肯定地说了自己是配这个元绮岚了,那那个元渠姨自然就是配孝先表哥了。

    这么讨论一番之后,我迅速确定了今天的社交目标:认识一下未来的二婶儿和堂婶儿,亲近一下未来的大嫂,然后狠狠打击一下那个元渠姨,让她不要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确立目标之后,我开始摩拳擦掌,又顺便干洗了几把脸,好显得更加精神一些,待会儿好把那个旁系皇族元渠姨比到地下去。

    大家又瞎聊了一会儿,慢慢就能看到猎场了,人那叫一个多,个儿个儿鲜衣怒马,好不潇洒,四周也是旌旗招展,羽林护卫,都是老章程了。

    说起来这也没啥,我爹如今也发迹了,想摆这样的场面也能摆,只是他自己不愿,而且这些我小时候电视剧里看的多了,没甚新鲜。

    关键是哪个主帐的尺寸,把我震惊了:这帐篷也太大了。听说南方人见到北方的大帐篷能坐一千个人,都会惊掉下巴,而今天这个帐篷的面积连我这个北方人见了都差点儿要摔到地上,感觉如果把它四面一扎做成口袋,装两三千人没大问题。

    而等我们一行人走近之后,洛阳的人们也慢慢看向了我们这边。虽然我们才是这片土地新的征服者,但他们这些oldmoney(旧贵)眼睛里的不屑依然清晰可见。面对他们审视的目光,大哥和岳堂叔趾高气扬地走在前面,尤其大哥那派头儿,就好像尔朱家是被他整个儿掀翻的一样,而二叔和孝先表哥则不声不响地跟在了后面。

    当然,不出所料,一身猎装的姐姐再一次艳压全场,所有人的目光最后都聚到了她身上,有一些人甚至微微地点了点头,像是认可了这位未来的皇后一样。我远远一瞟,陛下那眼睛都看直了,所幸没有流哈喇子,不然就太不体面了。

    但他随即就突破了我的预想,居然直接从那大帐篷下面一路颠颠地跑了过来,看手上的动作像是准备要给姐姐牵马。

    随同打猎的亲贵们看了这番奇景,纷纷窃窃私语起来,陛下近前有个身材高大、宗室模样的人,应该是也觉得不妥,便跟上去劝阻道:

    “陛下,您是万乘之尊,怎能?”

    而陛下微微一笑,转过头对他振振有词地说道:

    “南阳王,错!看起来我像是要为高小姐牵马,但实际上我并不是为高小姐牵马,而是在为高丞相牵马。高丞相为我大魏出生入死,克服凶顽,是国家的功臣,我很应该厚待他,以示国家奖赏功臣之意。但高丞相本人今天恰好不在,那我就为他的长女牵一下马,正是礼贤下士的事情,又有何不妥?”

    那位亲贵原来就是南阳王元宝炬,他一时间被陛下的歪理堵得说不出话来,但我心想:高丞相的亲弟弟和两个亲儿子都在这里,再加上我这个小女儿,陛下你都不管,只管高丞相的大女儿,你这关怀还真是蛮精准的。

    但姐姐应该是感觉让陛下亲自扶她下马这件事无论如何都太不妥了,就赶紧趁着陛下回答元宝炬的时候,不等他再近前,自己先从马上翻了下来,动作极为潇洒,再次引起大家一阵喝彩。

    我们几个也赶紧跟着姐姐下车下马,一同给陛下行了个礼。陛下刚才没能亲自扶姐姐下马,看来遗憾的很,于是此时赶紧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她给扶了起来,总算是过了把手瘾,更亲切慰问道:

    “高小姐今日这身鲜卑装束,和那日迥然不同啊!”

    “今日陪陛下行猎,臣女自然要穿着合身一些。”

    “好!不仅合身,而且别有一番风姿,和洛阳的寻常女子们迥然不同!朕想当年太武皇帝的妃嫔们就该是这个样子!而且朕还听说边地的女子,个个能骑善射,不亚男子,今日会猎,朕便要看看高小姐的技艺!”

    我一听:合着孝文皇帝南迁洛阳后,有一次见到本该汉化的鲜卑妇人们还穿着鲜卑小袄却不穿汉家衣裳时的勃然大怒,都让您这一句“寻常女子”给带过去了,这不等于开历史的倒车么?而姐姐又赶忙行礼道:

    “臣女虽不才,仍谨遵陛下旨意。”

    而陛下的手比姐姐的口还快,又一次把她扶了起来,我一看这风头又让徽天仙出尽了,嫉妒之心再次升了起来,便插话到:

    “陛下,射箭我也是会的,你待会儿也看看我的射术啊!”

    陛下闻言,哈哈大笑,还摸了摸我的脑袋,又继续看着姐姐微笑,而大家也跟着哄笑起来。

    我如愿以偿成了焦点,但在这揶揄的笑声中并没有感到快乐,而此时旁边传来了一个浑厚的声音:

    “这不是小徔嘛?来,让我看看,你的射术到底进步了多少?”

    ———————————————

    作者有话说:

    几个月前和民族虚无/逆向民族发生了大规模对线,冲冠一怒之下(不是吴三桂那种),就开了本《南明耻》。

    新书的主人公是一对青年夫妇,南明背景的,志士有心救国,奈何各派不和那种的,会涉及到那个时期的众多人物,从李定国、张煌言、郑成功、史可法,到吴三桂、洪承畴,当然也会有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还有冒辟疆什么的。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平平无奇的主人公柳振民怎么能认识这么多名人?其实都是剧情需要,不过我会安排的比较合理。

    当然前期风格(清军南下前)还是会比较风趣幽默的,后期吗,如果诸位能读到哪里,估计到时也就代入进去了。

    顺便说说《奈何穿在帝王家》,这本书等到高徔长大还需要一段时间,和未来夫君正式搞对象什么的也得有一段时间(当然很快就要第一次见面了,而且她未来原配老公是谁大家都知道),有的人会嫌进度比较慢,我也慢慢开始着手重开了一本《奈何穿在帝王家》(重修版),某江有,主要就是想改变一下前期进度偏慢的问题。但是我认为高徔早期的生活还是不能省的,因为从高家入洛到高徔结婚之间,无论是北魏还是高家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事情影响深远,甚至决定了北齐王朝的气数长短。

    我之前曾被对线的人(即民族虚无/逆向民族)顺道讥讽过,说我这本书里高欢家七大姑八大姨一大堆的,我自己想了想,这也没办法,因为这本书就是以全景式展现以高欢家族为中心的北齐兴亡史为目标来写的,所以才挑选了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高欢二女儿来作为主人公,就因为她名不见经传却又身处暴风之眼,所以可以很自然地看到很多事情而不显得突兀不自然。我更可以设定她活得比较久,久到能贯穿北齐的整个兴亡史。

    但一旦选了她,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一个乱世权臣的子女,自然会从记事伊始就开始频繁接触到其父亲的大批下级和各种亲戚,因为高欢这种从边镇小军官奋斗上来的人物,他的家庭在前期是不大可能讲排场讲到让妻子女儿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所以我不能人为地造成一种高欢的女儿们和那些叔叔伯伯见不着面的隔绝,抑或是高欢的某些重要亲戚或者下级从他入洛伊始就几年不来见他一面的奇景,这也不符合一般的常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我的研读,关于高欢此次入洛有没有带家属,是没有明确记载的。而有记载的是,高欢在这段期间曾经回过一次邺城,既然用的是“回”或者类似“回”的表述,似乎说明此时他的家还在邺城;而他后来二次入洛时,好像是住在永宁寺里,那应该就表明他在洛阳城里可能是没有“丞相府”这么个宅邸的。

    结论就是,在这段期间里,很可能娄昭君还有高徔这些家眷都是留在邺城这个相对稳固的大后方的。

    不过既然也没有哪个明确记载说她们没来洛阳,那我宁可高徔的故事是从她坐在马车里进入洛阳的那一刻开始的,不然在她这历经风云变幻的一生里,都没有在那个烟花易冷,壮丽富贵远超“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华洛阳待过几天,该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啊!一个宏大的故事在一个华丽的舞台上展开她的第一幕,不也很好吗?
新书推荐: 无限格斗 杀生道果 四合院:开局气晕许大茂 宇智波的人生模拟器 迷雾游戏:我能看清命运线 四合院:从偶遇娄晓娥开始 我的未来日记不可能是绝笔 全球诡异:我能提取宝箱 神话:开局获得照妖宝镜 我的学生居然全是妖圣